MSI GS30 SHADOW 電競筆電開箱分享 / 外接顯卡 以下犯上 GT72靠邊站

by / /

msi-gs30-shadow msi-gs30-shadow

還記得先前開箱分享過的MSI GT72 電競筆電,在當時測試時GT72的效能可以說是數一數二,效能強悍、散熱與噪音都抑制的不錯,但現在MSI最頂級的電競筆電有GT80 TITAN SLI坐鎮,而本次開箱的GS30算是輕薄款電競筆電,僅13.3吋的外型很難想像它有多高的效能,但是當它與GamingDock(遊戲擴充盒)合體時,就可以擁有桌上型獨立顯卡的高效能,這樣的結合讓GT72也得靠邊站,我自己滿喜歡這樣的設計,就讓我們來看看MSI GS30 Shadow夠不夠格,讓GT72靠邊站。

MSI GS30 Shadow 簡介

MSI電競筆電系列中,GS系列都是以輕薄為訴求的款式,想當然耳在效能上肯定無法與GT系列的前輩平起平坐,MSI目前旗艦機種就是GT80 TITAN SLI,這台不僅效能出色更是搭載機械式鍵盤,這點也讓我非常有興趣,這台就排在之後再來玩好了。而GS30,就型號來說GS30也並非GS系列最高階的機種,但它最大特色莫過於可以外接GamingDock(遊戲擴充盒),提供PCIe 3.0 x16的介面,可以外接GTX 970 / 980顯示卡。

之所以會說它效能能讓GT72靠邊站,就是因為外接了桌上型顯示卡,才能讓GS30在繪圖效能上打啪GT72,但這樣比老實說有點像是開外掛啦!因為NVIDIA來到Maxwell的架構,桌上型GPU與筆電用的GPU在效能上還是有些差距,但G30靠著GamingDock的合體,讓它可變成一台小桌機來使用,因此能輕鬆打趴M系列的筆電顯示晶片,但是當GS30獨自使用時就只有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內建顯示晶片,因此出門在外GS30就是一隻小貓咪,但回到家與GamingDock合體後就變成威猛老虎了。

本次收到的MSI GS30 Shadow是工程版,在規格上與市售版不會差太多,接著就來開箱與各位讀者分享囉!規格提供給各位參考。

MSI GS30 Shadow (工程版) 規格

  • 處理器:Intel Core i7 4870HQ
  • 記憶體:DDR3 8GB RAM (最大16GB)
  • 螢幕:13.3吋 / FHD / Anti-glare / Wide-viewing angle
  • 顯示晶片: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
  • 系統碟:M.2 SSD 128GB*2 RAID0
  • 無線:802.11ac + BT 4.0
  • I/O介面:SD讀卡機、Gb LAN、HDMI v1.4b、USB 3.0*2、Mic-in/Headphone-out
  • 聲音:2W Speakers x2 / Creative Sound Blaster Cinema 2
  • 電池:4-Cell Li-Polymer(47.36Wh)
  • 尺寸:320 x 227 x 19.8mm
  • 重量:1.2kg

 

GamingDock

  • 顯卡:MSI GTX 980
  • 硬碟:500GB HDD(資料)
  • I/O:Killer Gb LAN、4 * USB 3.0
  • 電源供應:450W

 

MSI GS30 Shadow 開箱

這次寄來兩大箱,一箱就是GS30、另一箱則是GamingDock。筆電的外盒一樣是印著Top Player ‧ Top Choice的字樣,而GamingDock則是直接放上帥氣的產品照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運送的外箱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產品外盒。

 

GS30不大不小的13.3吋外觀,若沒有MSI的龍魂的LOGO,這台跟一般筆電的差別真的不大,筆電的A、B、C件都採用了金屬材質,相當有質感但也很會留指紋。GS30整體厚度,在電競筆電中可以說非常薄,但若與一般超薄筆電相比還是厚了些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小巧的GS30,但別因為它小而小看它的效能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龍魂LOGO驗明正身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筆電前方開闔處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厚度19.8mm。

 

掀開比電螢幕,內部也相當簡潔,按鍵的間距與手托的空間都相當足夠,帶著GS30外出工作也相當便利,而電源鍵則設計在右上角,筆電觸控板的下方則有電源與運作指示燈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在外觀上非常簡潔,沒有過多的線條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13.3吋的螢幕,外加30fps@720p視訊鏡頭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筆電的手托與按鍵間距都相當足夠,使用起來也相當順手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我還滿喜歡帶著GS30到處跑,但可惜續航力就有點弱了。

 

筆電的I/O介面都在左、右兩側,後方則是被GamingDock與散熱孔佔據了空間。筆電右側有SD卡槽、USB、HDMI、RJ45與電源輸入,而左側則有USB、3.5mm音訊耳機與麥克風的接孔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右側:SD卡槽、USB、HDMI、RJ45與電源輸入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左側:USB、3.5mm音訊耳機與麥克風的接孔。

 

筆電底部,則有五個橡膠墊止滑,而中央有兩個凹槽,這是與GamingDock合體時的卡榫(固定用),而在筆電的正後方則有金手指接點,用來與GamingDock連接使用,上下有兩片金屬擋住,撥開後就能看到金手指了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筆電底部,只要鬆開螺絲就能拆開,但會引響保固因此動手前請三思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筆電後方的金手指,平時有金屬蓋保護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向下壓開後就能看到金手指了。

 

接著來看看GS30的內裝,老實說這台要自行加RAM或者換SSD都相當簡單,不過會影響保固因此升級DIY時請注意。電池佔據了筆電相當大的空間,採用6400mAh/47.36Wh的電池,RAM槽共有兩組,這台工程版只安裝了一條8GB記憶體,採用Intel AC7260模組整併藍牙功能,兩條Kingston 128GB M.2 SSD建立RAID 0陣列當作系統碟來使用,散熱模組較可惜,僅有一組風扇加兩條熱導管幫助散熱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內部配置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電池 6400mAh/47.36Wh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工程版這台只配8GB記憶體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Intel AC7260晶片 整併藍牙功能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兩條Kingston 128GB M.2 SSD建立RAID 0陣列當作系統碟來使用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CPU散熱模組。

 

在機器後方則是與GamingDock連接的金手指,與一般顯卡的PCIe金手指相比確實略為不同。MSI的GamingDock,除了外接顯卡之外,還能供電給GS30並且多提供4組USB、Killer LAN;HDD等功能,因此GS30必須接上GamingDock才是完全體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後方金手指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與一般顯卡金手指相比。

 

筆電介紹完,來看看GamingDock,上方有GS30專屬的底座,而上頭也有卡榫用來固定,為了連接時的安全,GS30安裝後卡榫會自動上鎖,若要解開要把右側的卡榫給撥開,然後在推動滑桿,就能退出筆電。

這樣的設計相當不錯,但還是要小心筆電不要上下移動,因為卡準只能固定水平移動,若是垂直的往上提筆電,還是很危險喔!

msi-gs30-shadow
↑ 帥氣的GamingDock,前方有5W單體x2與一顆5W低音,音效比起筆電的更好一些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專用的連接底座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右方的卡榫與退筆電用的滑桿。

 

接著GamingDock的左側,則是電源供應器的開關與AC電源的連接處,而顯卡的I/O也是在GamingDock的左側。而右側則有額外的電源開關,4組USB 3.0、Killer Gb LAN與音源接孔。GamingDock內部也有安裝風散增加散熱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amingDock左側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GamingDock右側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GamingDock底部。

 

要拆開GamingDock不難,一樣把螺絲鬆開即可,但並不是那麼好安裝就是,但換個顯卡、HDD倒是不會太難,只是拆裝比較麻煩而已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先拆開前方的蓋子就能取下喇叭,再把中央的橫條給拆開,就能看到顯卡、電源與硬碟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一體式的喇叭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顯卡則是橫放,硬碟與PSU則在底部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這台使用MSI GTX 980 Gaming 4GB顯示卡。

 

接著就來看看合體照囉!GS30與GamingDock合體後,就變成一台桌上型電腦了,提供的介面也相當充足,當然在使用時也能闔上筆電的螢幕,只是在系統的電力設定中,需要把闔上螢幕就休眠的動作給關閉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與GamingDock合體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闔上筆電螢幕。

 

另外帶著GS30外出也相當便利,它本身輕、電源變壓器也不會太重很適合外出使用,但可惜電力最多撐2小時半而已,後續效能測試在詳細說給各位聽。而在家裡使用時,當然是與GamingDock合體來使用,雖然體積就像一台小電腦一樣,但它有著筆電的可攜性,同時擁有桌電的獨立顯示卡,這樣的設計相當好玩啊!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相當好攜帶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在家使用的狀況,筆電後方我用國防布遮著(懶得整理)。

 

MSI GS30 Shadow 貼心提醒

使用GS30時有幾點注意事項,第一點:因為GamingDock能夠供電給GS30使用,再加上一般獨立顯卡,並不支援熱插拔的關係,所以GS30與GamingDock連接/移除時,必須關機後再執行這動作喔!第二點:使用獨立顯卡時,筆電的內顯會自動關閉,所以筆電螢幕是無作用的喔!

  1. 連接/移除 GamingDock時筆電須關機,不能在休眠等狀態,一定要關機後才能連接。
  2. 使用獨立顯卡時,內顯會自動關閉,所以在GamingDock使用時,筆電螢幕是無作用。

 

MSI GS30 Shadow 效能測試

GS30 Shadow的規格也相當出色,採用Intel Core i7 4870HQ處理器,以及外接的獨立顯示卡,讓GS30 Shadow能與MSI GT系列的產品平起平坐,接著就來透過各種效能測試軟體來檢視GS30 Shadow的整體效能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CPU-Z資訊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主機板資訊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測試的這台僅只有單條8GB DDR3記憶體。

 

透過AIDA64的記憶體速度測試,讀取13832 MB/s、寫入12413 MB/s、延遲82.4ns,記憶體時脈為1600。這記憶體的大小與速度,來玩玩遊戲與操作Windows是足夠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記憶體速度測試。

 

CINEBENCH R15測試,OpenGL 136.40 fps、CPU 569 cb。在OpenGL的表現上肯定超好啊,而CPU表現也已經相當給力了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CINEBENCH R15測試,OpenGL 136.40 fps、CPU 569 cb。

 

透過GPU-Z檢視顯卡資訊,這台工程版是配MSI GTX 980 4GB的顯示卡,效能肯定不用說超威,而GS30 Shadow這樣的設計,也讓它多了日後升級顯卡的空間。顯卡的介面則是PCIe 3.0 x16,肯定能大大的發揮顯卡與筆電的威力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PU-Z資訊。

 

SSD則是使用Kingston 128GB M.2*2,建立RAID 0的陣列,當作系統碟來使用。而GamingDock內部還能再安裝一組SATA硬碟,配的是WD藍標500GB硬碟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SSD資訊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HDD資訊。

 

接著透過DiskMark來測試當作系統碟的RAID 0陣列,讀取843.0 MB/s、寫入650 MB/s。而Anvil’s的測試,則是讀取904.19 MB/s、寫入 256 MB/s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DiskMark,讀取843.0 MB/s、寫入650 MB/s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Anvil’s,讀取904.19 MB/s、寫入 256 MB/s。

 

接著會使用3DMARK與PCMARK來檢視GS30的效能,首先是單機使用GS30測試。而GS30在使用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顯示晶片的狀況下,從3DMARK的測試結果來看,GS30也可以玩一些輕度需求的遊戲,但還是會稍微免強就是了。

而PCMARK的分數則是6304分。把GS30當作文書、上網、影音機肯定超順暢,操作起來也不會有太誇張的延遲感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、Core i7-4870HQ,3DMARK測試分數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 PCMARK測試分數。

 

再來替GS30裝上GamingDock之後,重新再跑一次3DMARK的測試,在FIRE STRIKE的測試項目中獲得了10633分,這測試是針對高階的電腦所設計,在這項目獲得萬分,表示GS30 Shadow遊玩高需求的單機遊戲時,也能在特效全開下玩得非常順暢。

一台電競筆電卻可以外接獨立顯卡,這老實說有點作弊啊!因為這樣跟正常的電競筆電一比高低立判,或許可以說GS30 Shadow是一台小桌機也不為過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MSI GTX 980 4GB 、Core i7-4870HQ,3DMARK測試分數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3DMARK網站表示,這分數比起93%的結果還好。

 

接著PCMARK我也有再測試一遍,但因為PCMARK看重的是整體電腦的使用效能,因此顯卡的有無對於PCMARK的分數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這測試反而跟SSD、RAM與CPU比較有密切的關係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GS30 + GamingDock PCMARK測試分數。

 

再來是幾款遊戲的跑分參考,所有特效設定都開到最高來測試,Devil May Cry 4得分S、ResidentEvil 6得分S、Unigine_Heaven-4.0 FPS 61.9 得分1558、Monster Hunter Online得分13406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Devil May Cry 4得分S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ResidentEvil 6得分S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Unigine_Heaven-4.0 FPS 61.9 得分1558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Monster Hunter Online得分13406。

 

再來是實際遊戲體驗,這部分我有透過ShadowPlay擷取遊戲的畫面,以及透過FRAPS軟體記錄下遊戲運行時的FPS表現,遊戲設定為1920*1080解析度、所有選項接調整到最高,FPS紀錄如下表所示,三款遊戲分別是《刺客教條:叛變》、《極地戰嚎 4》、《暗黑破壞神3》。

就FPS的紀錄來看,這三款遊戲就算特效全開了,還是能有60FPS以上的表現,刺客教條這代的系統可以說非常穩,比起之前的大革命來的好,叛變與黑旗採用相同的引擎,所以在畫面表現與需求來說都可圈可點,因此能夠穩定的維持60FPS的輸出;而極地戰嚎 4的FPS就在高一些了,對於射擊遊戲來說最好能在120FPS以上,若能配上120Hz的電競顯示器就完美了,而下表中再11~17秒間FPS爆高,因為我在遊戲時開啟了地圖的關係,地圖看完之後在遊戲過程FPS都不低;而暗黑破壞神3,則是都在120FPS以上上下起伏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三款遊戲FPS表現。

 


↑ 暗黑破壞神3。

 


↑ Far Cry 4。

 


↑ 刺客教條:叛變。

 

MSI GS30 Shadow 溫度/噪音 測試

透過MSI的Gaming Center就可以監控系統的資訊,像是在高效能模式時,整體耗電量最高大概在241W(獨顯),若切換到省電模式則是69W左右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高效能 最高241W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省電模式則 69W。

 

接著就來監控GS30的溫度變化,測試時是安裝在GamingDock上的時候測試,並且是在高效能模式中。首先,一開始是先開機讓機器待機,這時溫度的表現請參考下圖1。老實說i7-4870HQ待機溫度真的不低啊!

接著圖2是開啟Furmark燒機測試5分鐘後的紀錄,可以看到CPU溫度飆高到90度,而GPU則在75度左右。最後圖3則是關閉Furmark後的曲線,GPU降溫的速度肯定快比較多,而CPU則是緩慢的降溫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圖1:待機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圖2:燒機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圖3:關閉Furmark。

 

這測試的過程,我有另外再錄一段影片來測試,這段影片是用相機直接錄影,收音也是透過相機來收,我在桌上也有擺分貝計,大家可以看看在開機後進入遊戲時,筆電的噪音狀況。


↑ 筆電噪音遊戲測試。

 

MSI GS30 Shadow 續航力測試

續航力測試,我就透過Powermark來幫忙,電腦設定為螢幕亮度最低、鍵盤背光 On、並且開啟WiFi與藍牙,而Powermark就使用Blanced模式測試,這模式會執行文書工作、上網瀏覽器操作、影音播放、3D繪圖等測試。

第一次我將GS30的電源模式設定為「平衡」,測得的結果是使用80%的電力,可以執行1小時48分,接著第二次測試則是將電源模式改為「省電」,測得的結果是2小時35分。就這樣的測試結果來看,GS30的續航力不算太持久,但也不會太短,續航力的表現可圈可點。

msi-gs30-shadow
↑ 電源設定 平衡,執行1小時48分。

 

msi-gs30-shadow
↑ 電源設定 省電,2小時35分。

 

MSI GS30 Shadow 心得

看完開箱與效能測試之後,要再來談談我對GS30的心得。GS30有著小巧可愛的13.3吋機身,但可惜的是厚度並沒很驚豔,在外觀上低調沉穩,假使能在薄一些、前方的燈條在美化,肯定會更出色。

而與GamingDock的搭配更是好玩,讓一台電競筆電也能外接獨立顯卡,使效能可以與一般電腦一決雌雄,因此GS30 Shadow更像是一台小桌機一樣,不僅有著桌機般的高效能,但也能像筆電一樣帶著到處跑,但缺點就是當GS30隻身在外時,就沒辦法玩一些高需求的遊戲,但若要使用繪圖軟體也是應付得來。若想要有著筆電的移動性,回到家時又要有桌機一樣的獨立顯卡,那GS30 Shadow可以說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
只是GS30 Shadow採用金手指的方式連接,並沒有獨立開發專用接頭來看,MSI的策略應該是先讓GS30 Shadow成為特例的機種,至於日後會不會有新機種一樣可外接獨顯就要看看水溫夠不夠熱了。

 

雖然我喜歡GS30 Shadow的效能與新意,但不得不說它的CPU實在很燙,Intel Core i7 4870HQ效能肯定足夠讓GS30運行的飛快,但在體積限制之下,GS30似乎無法帶給CPU完善的解熱效果,一般文書上網可能還好,但若播放電影或者玩遊戲時,CPU的溫度真的有點高得嚇人,這也讓風扇一直在高轉速下運轉,噪音也就因此而生,就這點來說讓我覺得有點可惜。這點可能要與MSI的朋友聊聊才知道當初產品開發時的想法,在效能與散熱的平衡點上選擇了效能。(當然我開啟音響就會自動無視噪音,但它的溫度還是有點嚇人。)

續航表現上,若開啟省電模式能有2小時35分的表現,整體來說可圈可點不會太差。但若能讓我決定規格,我肯定會降低CPU等級,讓散熱、噪音的問題得以舒緩,並且讓續航力能再往上提升至4小時。因為這樣GS30帶出門輕薄又長效,而回到家中接上GamingDock效能又更出色,如此一來就完美了。